锻造“蓝色”增长极 盐城大丰向海图强

本文转自:人民网-江苏频道

周梦娇 赵登岩

秋日的盐城港大丰港区口岸边,4000多辆“悦达起亚”商品车整齐排列。两天内,这些车辆将全部装船起航,发往多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。今年,大丰港区汽车滚装出口业务有望首次突破2万辆。

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坐拥112公里海岸线、近5000平方公里海域。近年来,当地聚焦海洋经济,通过提升港口能级、发展海洋产业、打造生态经济,力争到2030年,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,届时将占盐城市海洋经济比重35%以上。

放眼整个江苏,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为9606.9亿元,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.5%。经略海洋,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,实为江苏沿海开发的“迫切之举”和“蓝色共识”。向海而兴,大丰此番如何领先身位?

刘卫东在电脑前操作自动化轨道吊。人民网 周梦娇摄

夯实载体,提升港口能级

站在大丰港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控制中心环望,货轮靠岸,集装箱从船舱卸下,由卡车装车后驶离港区,完成一次海陆联运。占地400亩的堆场内,除集卡司机外,不见一个人。

“这是江苏沿海首个自动化集装箱堆场,自动化率达到95%。”盐城港航运集团集装箱堆场中控室主任苏伟称,集卡进入闸口时,综合检测系统会识别集卡、集装箱的信息,自动放行,相较于人工操作,过闸时间缩短75%。

集卡进入堆场后,自动化轨道吊随即“接手”装卸货。控制中心内,轨道吊车司机刘卫东轻触操纵杆,集装箱便移动到目标位置,稳稳落到卡车上。

堆场集装箱装车这项工作,刘卫东已经做了十年。两年前,他的工作地点从户外搬到新建成的自动化控制中心,工作内容也从“开”轨道吊变成“监控”轨道吊。

“以前,我每天要爬到20多米高的驾驶舱操作吊机,一刻都不能放松;如今,只有在出现偏差时才需手动修正。”刘卫东最为直观的感受到了自动化带来的便利。现在的码头堆场,每小时能完成32个集装箱吊装,年周转量达到100万标箱,效率提升了一倍。

从大丰港区集装箱码头走出,不远处便是粮食码头。一条5049米的“运粮廊道”横亘码头与库区,长度创下亚洲纪录。在这里,门机抓料斗上下翻飞,一吨吨进口粮食经过漏斗,落到散粮气垫输送机上,转运至后方筒仓。

“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运输,气垫式输送机提升了近一倍的效率。安全性、密封性、货物损耗率也得到优化。”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慧露说,智数化升级助推港口提级的同时,港口航线也在“广开舟楫之便”。

近日,“太平洋正直”轮从大丰港区出发,搭载四套S85型整机、3.39万方风电叶片,驶向越南永安港,标志着大丰到越南的年度首航开启。今年,大丰港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间航线已常态化运行;盐城港-阿联酋外贸集装箱航线上半年实现通航,填补了盐城至中东集装箱航线的空白。

“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,大丰港区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、国际国内航线39条。”吴慧露介绍,上半年,大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688万吨,集装箱吞吐量33.28万标箱、同比增长11.4%。《大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)》进一步提出,要冲刺“亿吨大港、百万标箱”。

碧海无垠,大丰现代集疏运体系如何“加速跑”?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院长孙军看来,大丰港主要从事仓储业和多式联运,现代物流功能仍有提升空间,“通过构建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,推广‘车船直取’‘抵港直装’等作业模式,可以完善功能配套、提升港口能级、畅通联运通道。”

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藻酸钠原料。人民网 周梦娇摄

隆起腹地,发展海洋产业

在大丰有句流行语,钱是“大风”刮来的。从大丰港出来,驱车沿海岸线行驶,盐城国能大丰H5#风电场间,32台百米高的“风车”临风矗立,一排排光伏板沐光生辉。

“这是全国首个由地方国企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,可基本满足大丰用电负荷,剩余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。”盐城国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风场场长蒋晓松介绍,该项目智慧的“大脑”机组,跨域67公里、连接陆地变电设施的“大动脉”——海底电缆等,均产自大丰本地。

在中天海缆生产车间内,一根根铜杆经过单丝拉制、导体绞合,变成一条条海底光电复合缆,浅埋于海上风电场,成为连接陆海的“能源桥梁”。

“我们正在研制‘薄绝缘结构’和‘漂浮式’海缆,可进一步降低造价,扩大应用场景。”中天海缆总经理陈杰表示,企业已接洽三峡大丰、国信大丰等,营收有望超20亿元。

与中天海缆一路之隔,江苏海恒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也是一派繁忙景象。120毫米厚的高强钢板经过卷压,变成完美的圆形,一件件风电塔筒由此产生。“我们年产200台风电塔筒,150台风机单桩等承载平台,可实现利税1亿元。”企业办公室主任李华表示。

“独立造出一台风机”在大丰已成为现实。大丰风电产业园已形成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,隔墙配套、无缝对接。作为盐城打造“海上风电第一城”的“主战场”,去年,大丰新能源发电94亿度,超过全区社会用电量。

在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,另一场关于海洋的新兴产业革命正悄然兴起。

海藻,是海洋中最常见的植物之一。一棵海藻,能创造怎样的经济价值?走进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清新的海藻味扑面而来。在这里,进口海藻原料浸泡24至48小时后,会被消化、冲稀、过滤、漂浮,成为一种增稠剂——海藻酸钠,其是美妆、保健、食品等各类生物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。

11年前,明月海洋副总经理郭乃喜参与公司筹备时,这里还是一片荒地,如今公司年产值已达5亿元,海藻酸钠的产量也位居全球前列。

海的文章,大有可为。废弃物的虾蟹壳,用酸碱提取,在提取釜中缓缓释放出珍贵的甲壳素资源;以海洋活性物质红藻为原料,全球一流的卡拉胶、琼脂生产基地正在形成……

“我们正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,海洋可再生能源主攻海上风、光、氢能等产业,海洋生物则聚焦医药、食品、新材料、保健品等领域。”大丰区发改委主任陈小龙告诉人民网,今年上半年,当地又有11个海洋产业项目新开工,数量居盐城第一。

游客在大丰“日出海湾”景区观赏日出美景。大丰区委宣传部供图

逐绿而行,向生态要收益

浩瀚黄海,广袤滩涂。今年暑假,一批批中小学生研学游团队从上海、南京等地来到大丰,打卡“日出海湾”,看“暗夜星空”,游世界自然遗产地野鹿荡。这场“湿地之约”,给大丰带来了人气,更带来了数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收益。

文旅热的背后,是全域滨海的大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。其中,滨海生态补偿机制被大丰做出了“新解法”。

川东港南侧建川养殖区距离海边仅有10分钟路程,1620亩的人工养殖鱼塘曾一度水中无鱼、草荡枯萎、土地干涸。2020年10月,大丰投入1900万元,退渔还湿,启动生态修复工程,重建湿地生态系统。

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钱从哪里来?按照环评要求,企业开发工程项目,需对受项目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。据大丰区资规局生态修复科科长倪怀玉介绍,建川退养区生态修复创新引入社会资金,使用了3家企业缴纳的1900万元生态补偿金。

“农田麦稻轮作,只施有机肥;鱼塘天然养殖,不投喂饵料。”江苏盐城港盐农沿海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文斌算过一笔“生态账”:虽然农渔产品产量降低,却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,谷物售卖后的钱,还可用于后期生态维护。

如今,“旧鱼塘”变身“新湿地”。退养区内,植被葱郁、河网清晰、林带丰饶,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。2023年,大丰川东港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。

“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,借助川东港湾的潮间带、滩涂等资源,我们开发了海上日出、暗夜星空等景点。”盐城大丰世遗黄海湿地公园有限公司后勤部主管吴军说,旺季时每日游客量可达3000人,海滩上“长满了帐篷”。

发展海洋经济,不仅对环境有要求,对滨海“碳文章”也提出了考验。

今年3月,江苏省首笔“贝类海洋蓝色碳汇贷——文蛤贷”在大丰落地。当地企业将养殖文蛤的减碳、固碳效果作为增信,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,解决了启动资金不足问题。此前,该区已创新推出“紫菜贷”、湿地修复碳汇贷等。

大丰港(近)零碳产业园则开发了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的新型电力系统,做到“每一度绿电可溯源”。“园区汇集绿电、就地消纳,让企业用上均衡的绿电;而绿电物理可溯源,则提升了企业的海外竞争力。”吴慧露说。

产业强海、科技兴海、生态护海,大丰向海图强路径清晰。大丰区委书记李志军在今年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强调,要以“敢为、敢闯、敢干、敢首创”的奋进姿态,聚势汇能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蓝色”增长极,把大丰建设成全市沿海崛起的龙头、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样板。

Tags: